本科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学院亮点

 ◆195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901型鱼雷艇指挥仪”。

 ◆1964年,研制成功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晶体管的“441-B系列计算机”。

 ◆1978年,“277乙机”和“海鹰-Ⅱ号导弹指挥仪”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第1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专业,是学校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

 ◆2011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评B+(位于全国前20%);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获评B(位于全国前30%)。

 ◆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2020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2021年,信息安全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计算机学院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行列。


学院简介

欧亿6蓝狮注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其起点可以追溯到1960年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指挥仪与电子计算机科。这两个专业的课题组分别于19581964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901型鱼雷艇指挥仪”和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晶体管的“441-B系列计算机”。1966年以这两个专业为基础组建了“哈军工”电子计算机系(六系)。1970年“哈军工”改建后,又以原“哈军工”计算机系的部分教师为基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本专业是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背景而起步的,研制成功的277乙机和海鹰-Ⅱ号导弹指挥仪均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一度在国内处于较领先的地位。1975年成立了“哈船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82年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先后设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

2001年,欧亿6蓝狮注册经学校批准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前列。1981年以来先后获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学科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评为B+,位于全国前20%;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B,位于全国前30%2019年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2008年,欧亿6蓝狮注册软件学院成立。设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按照“办学层次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的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复合型软件高级人才。

2010年,欧亿6蓝狮注册国家保密学院成立,为我国首家理工背景的保密专业学院。设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于2010年被授权作为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哈尔滨分基地,开展相关保密教育培训工作。


师资力量

学院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3人(专任教师11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4人,省级以上学会理事9人。学院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6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76%,有海内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超过50%。目前学院在校生规模2704人,其中本科生1927人,硕士研究生664人,博士研究生113人。


学科特色

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以我国第一台舰载电子计算机“901型鱼雷艇指挥仪”和第一代采用国产晶体管的“441B系列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委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5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50余项。“十三五”以来,学院科研经费到款1亿多元,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52篇、EI检索的学术论文415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部分成果被转化为产品,产生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业设置

2017年起,学院按照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进行招生。

 ●计算机类

专业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实力:入选“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我校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已通过3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国际视野与合作能力,具备从事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创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技术解决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特色: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系统与接口等。为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门人才,学院先后与中软、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来完成专业实习、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共建课程、专业实习方案设计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去向:欧亿6蓝狮注册毕业生近3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IT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他们以优良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就业主要单位有系统内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IT和软件企业等,包括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哈尔滨软件研究院、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专业2:信息安全

专业实力:入选“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防特色紧缺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领域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开发和应用服务能力,具有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技术、工程创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工程技术解决信息安全及交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未来五年内,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紧跟信息安全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具备国际视野与合作能力,在信息安全及交叉领域的岗位上发挥技术骨干作用,是懂法律、有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密码学、网络与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首要以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长期合作共建了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北京久其软件等实习实践基地、电子政务仿真建模工程实验室。

毕业去向:毕业生近3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IT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他们以优良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就业主要单位有系统内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IT和软件企业等,包括哈尔滨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等。

 ●软件工程

专业实力:入选“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突出,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数理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在软件工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具有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技术和工程创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工程技术解决软件工程及交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未来五年内,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紧跟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具备国际视野与合作能力,是满足软件工程及交叉领域的项目管理、产品研发及理论研究等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及过程管理等。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学院与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如与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探索了学生企业实习方面的合作,成立了“久其创新实验班”,选拔学生到该基地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中,采取派教师去久其软件讲课或者采用视频讲课的形式进行。主要实践基地有:东软睿道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中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久其政务联合实践基地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近3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IT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他们以优良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就业主要单位有系统内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IT和软件企业等,包括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哈尔滨软件研究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咪咕音乐有限公司、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


人才培养

学院加强国际化办学特色,自2018年始,学院与英国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试点计算机类本科“3+X”本硕国际连读机制。学生参加国家和学校支持的长短期校际交流项目,被派往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爱尔兰、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和深造。

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纳入学校工科大类培养平台,可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入学一年后重新选择专业,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并依托基层学术组织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形成了由辅导员、专任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共同构筑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学业指导体系。

学院每年各类奖学金覆盖面占近40%,其中国家奖学金每年8000元,覆盖约1%;励志奖学金每年5000元,覆盖约2%;一等奖学金每年400元,覆盖约8%;二等奖学金每年200元,覆盖约12%;三等奖学金每年100元,覆盖约15%

学院年均培养本科生40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80余名。


知名教授

蔡成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休斯敦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访问学者,欧亿6蓝狮注册院长、党委副书记兼国家保密学院常务副院长、软件学院院长、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环境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船海装备智能化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黑龙江省保密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靶标装备发展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发展规划编制专家,科技部技术预测专家组成员,欧亿6蓝狮注册学报、The Op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期刊编委,ICEEAC2017等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ICMA2018等国际会议分会主席。长期从事复杂海洋环境下可视化智能分析、非线性高速运动目标探测识别、无人平台环境智能感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至今累计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及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科技部国际合作、国防预研及科研等研究课题5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海洋工程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奖项,至今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1部,国家规划类教材2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印桂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可信软件、数据安全和智能信息处理等。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项目3项、高技术船舶项目2项等。在国内外杂志、期刊会议上发表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论文200多篇,SCIEI检索7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现任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院长,兼任计算机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分部主席、教育部保密教指委委员,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等。1998-1999年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1991-1994年、2000-2003年在日本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张国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感知与决策。现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ACM会员,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软件学会理事,《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编委会委员。

王慧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可信计算、未知网络与认知网络等。现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并兼第四分委员会副主席、中欧物联网专家组专家、国家奖评审专家、国家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CCF高级会员、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网络专委会主任等。

黄少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云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任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国家科技奖网络评审专家。

杨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与知识工程、大数据挖掘分析、社会网络、隐私保护、软件理论等。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ACM会员、中国保密学会会员、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软件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评审专家、CCF中文信息技术专业通信委员、哈尔滨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杨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网络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泛在无线网络与新型计算等。哈工程首批十五支兴海学术团队带头人。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基地)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等项目会审专家。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

韩启龙,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数据处理、隐私保护、移动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现任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委会委员,CCF高级会员,CCF哈尔滨副主席,CCF YOCSE哈尔滨2015-2016年度主席,CCF 大数据专委会委员,CCF 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专委会委员,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市云计算示范工程专家。

冯光升,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新一代网络信息保障工程实验室主任,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哈尔滨AC委员(2017-2018/2018-2019 CCF YOCSEF 哈尔滨副主席),《信息网络安全》期刊编委,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委员,物联网专委会委员,IEEE/ACM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SCI期刊的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安全、边缘计算、无线室内定位技术等。目前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技项目等20余项,在TMCTVTComputer NetworksPPNANeurocomputing、通信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书籍2部,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育教学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王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客座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ACM会员。2005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欧亿6蓝狮注册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20056月任教于欧亿6蓝狮注册计算机学院,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现为欧亿6蓝狮注册信息安全研究中心骨干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了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等项目的具体研发工作。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SCI/Ei检索,获得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项。获得黑龙山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刘海波,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智海AI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带头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认证专家、ACM会员、IEEE会员、CCF高级会员、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和计算机教育专委会执行委员、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秘书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智能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网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从事计算机视觉、信息与系统安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教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编译著和教材11部,获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90余项。


知名校友:

郭大成,研究员,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我院1973级学生。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师,第六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人事部工作,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人事教育局处长,北京船舶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国防科工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常务副书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十余项。曾担任国防科技工业继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造船工程学会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省委委员,十七大代表等社会职务。

熊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金财工程和国家金卡工程专家组专家。我院1978级学生。获“全国优秀教师”、“航空工业总公司‘十杰’教师”、“有突出贡献的回国人员”、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多项表彰。

李恒劭,曾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6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我院1983级学生。工作期间曾三次荣获716所先进个人、两次荣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优秀青年及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立国防科工委国防工业型号研制个人二等功。曾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并发表多篇论文出书立著。

刘征,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我院1979级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会主席。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生产经营局计划调度处副处长、处长;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经营部副主任、主任;中船重工集团贸易部主任;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纪荣嵘,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院2001级学生, 20201月入围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目前担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神经网络表示与模型压缩标准⼯作组联合组长、CVPR 2021ACM Multimedia 2020/2019/2018领域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指委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等。